道藏版本有何区别,三洞四辅如何划分

在历史上,道教曾经多次编纂“道藏”。“藏”字的本义是储存东西的地方,道教使用这个字原来指的是存经书的处所或容器。

《上清太上八素真经》说:“后圣李君…上登上清,受书为金阙帝君。临去之日,乃手书五星中皇上真道君、君夫人讳字及太上五通吉日,以白玉为简丹玉书之一通,封以云蕊之函,印以三光之章,以付西岳华阴山素石笥之内又刻题笥上,其文曰:天地之宝珍,名山之绝藏”可见,最初的所谓“藏”乃具有含容的意思。在中医里,有“五脏”之说,原来所谓“五脏”即作“五藏”,表示五种藏纳气血、物质的器官。

 ·《正统道藏》

明成祖在位年间,社会上兴起了一股较大的崇道热潮,其标志之一就是在永乐四年诏命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总领道藏的纂校工作。参与此事的还有南昌府玉虚观道士涂省躬,他们两人互相配合,兢兢业业。

到了永乐八年,天师张宇初仙逝,其弟张宇清继续兄长的未竟之业,拟将编纂的道藏付梓刊行,但由于明成祖去世而被延搁。至明英宗正统九年,复诏邵以正督校道藏经典,邵以正当时是“京师道教事”的总领,具有较高的威望,故而也具有较大的号召力。在他的带领下,喻道纯、汤希文等人也积极参其事,他们“重加订正,增所未备”,使得道经的编纂更加完善,然后付刊。直到正统十年(1445),道经全部刊刻完毕,所以名其经藏曰《正统道藏》。这里的“正统”是年号,而“道藏”则是沿用历史上已有的名称。

随着时间的流逝,《正统道藏》日遭剥损。为了更好保存,商务印书馆于1923年10月至1926年4月以涵芬楼名义,借用北京白云观的《正统道藏》本,补以他处所存影印出版。

《万历续道藏》

明代正统十年所编纂刊刻的《道藏》虽然花了很大的气力收集道经,但尚有为数不少的道教文献流散于各处而未能收入;再说,在该藏刊行之后一二百年间,又有诸多新的道书撰成。有鉴于此,明神宗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诏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刊刻“续道藏”。

张国祥不负使命,组织道门中一批能人,以尊经弘道精神,努力行事,终成“续藏”。该藏仍以千字文为次序,自杜字至缨字,编成三十二函,共180卷。由于该“续藏”完成于“万历”年间,故称《万历续道藏》。

 《道藏辑要》

自《正统道藏》与《万历续道藏》刊行之后,清代至民国期间,我国又有几次比较大的道书编纂工作,修成了《道藏辑要》等丛书。

《道藏辑要》初刻版后来遭到焚毁,故而实际仅刊印一次,其书留存也少。为便于流行,上一世纪90年代中期,巴蜀书社利用成都二仙庵藏版重印,保存了木刻本的风貌。

《道藏辑要》按照二十八星宿顺序编排,选择了《正统道藏》与《历续道藏》中的道书凡204种,新增93种。但“辑要”者并非完全保持原书的面貌,而是常有删减,这是我们引用《道藏辑要》时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藏外道书》

继《正统道藏》之后新编的大型道教丛书。所谓“藏外”就是《道藏》以外。因此,其所收的道书乃是《正统道藏》与《万历续道藏》未收的道书,既包括成书于明代以前而《道藏》未收的道书,也包括明万历以后至1949年以前的各种道书,尤其是后者数量占多数;当然,关于明万历以后的道书也并非已经搜罗殆尽,只是尽可能收集而已。

《藏外道书》不再沿用传统的“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法,而根据图书的内容和特点分为十一类:

一、古佚道书类;二、经典类;三、教理教义类;四、摄养类;五、戒律善书类;六、仪范类;七、传记神仙类;八、宫观地志类;九、文艺类;十、目录类;十一、其他。

《中华道藏》

该丛书的点校编纂工作是由中国道教协会发起并且织全国一批著名学者来开展的。它以明代《道藏》与《续道藏》为底本对原编各种道书作校补、标点和重新分类。除了《道藏》所收道书之外,《道藏》以外的道教经书也将陆续收编在本丛书中。

在整理宗旨上,以尊重道教固有的信仰体系和经教体系为原则,并采纳当代道教研究的学术成果以使道教适应现代文明的学术规范。

三洞四辅来由及分类:

传承及缘由:

刘宋时道士陆修静广泛搜集道经,编成《三洞经书目录》,总共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其中除道经、符图之外,还包括一些医药书籍,这是《道藏》最早的结集。

唐宋金元各代,都有汇编成集的《道藏》。《道藏》的辑成始于唐玄宗,在开元时唐玄宗下诏搜访道经,并命令崇玄馆道士编辑了最早的一部《开元道藏》。《开元道藏》共有三千七百四十四卷,分为三洞十二部,由道士张仙庭编成目录三卷,取名为《三洞琼纲》,在天宝七年诏传流布。

宋太宗时曾命徐铉等校正道经,至宋真宗时,在徐铉等编校的基础上,由王钦若领衔、张君房主持辑成《大宋天宫宝藏》,分“三洞”、“四辅”,总共有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大宋天宫宝藏》编成后,张君房又摘其精要万余条,编为《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所以《云笈七签》有《小道藏》之称,此书尚存。

宋徽宗时,又把《大宋天宫宝藏》增加到五千四百八十一卷,装成五百四十函,名为《政和万寿道藏》,并在福州闽县刻板,《道藏》始有刻本。

当时,《政和万寿道藏》虽然尚存于世,但其经版却已残缺不全。于是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年)补全经版,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命令冲和大师孙明道又搜访遗经,编成《大金玄都宝藏》,总共有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元初全真道士宋德方遵其师丘处机的遗志,奉命刊印道藏于平阳(今山西临汾),经历八年刻成《玄都道藏》,总共有七千八百余卷,是卷数最多的《道藏》。可惜的是,上述五种《道藏》今皆亡佚。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是明代《道藏》,明朝的《正统道藏》刊成于正统十年(1445年),总共有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前后由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通妙真人邵以正等主事,历经四十年完成。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命五十代天师张国祥校刊《续道藏》共一百八十卷,三十二函,称为《万历续道藏》,其版毁于庚子之乱。

三洞四辅分类

三洞,就是洞真、洞玄、洞神。

“洞真”是说通向真仙之道

“洞玄”的意思是通向玄妙之道

“洞神”是通于神灵,能够召制鬼神

 

四辅就是把“三洞”以外的经论分为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四类。

“太玄”取玄之又玄的重玄之义,辅助洞真

“太平部”因以《太平经》为首而得名,辅助洞玄

“太清”取至清虚无之意,传说此经降自太清境,因而得名,辅助洞神

“正一部”是以道德为宗,贯通三洞,所以“正一部”是辅助“三洞”,遍陈三乘。

十二类道书

1、本文,指经书的原本真文;

2、神符,指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

3、玉诀,指对道经的注解和疏义;

4、灵图,指对本文的图解或以图像为主的著作;

5、谱录,指记录高真上圣的应化事迹和功德名位的道书;

6、戒律,指戒规、科律的经书及功过格;

7、威仪,指斋醮科仪方面的著作;

8、方法,指论述修真养性和设坛祭炼等各种方法之书;

9、众术,指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和其他数术书;

10、记传,指众仙传记、碑铭及道观志书;

11、赞颂,指歌颂赞唱神灵的著作;

12、章表,指建斋设醮时上呈天帝的章奏、青词等

历史考证:

四辅分类法最早见于《正一法文经图科戒品》,此经大约出于刘宋时,经中写道:“《太清经》辅《洞神部》金丹已下仙品;《太平经》辅《洞玄部》甲乙十部已下真业;《太玄经》辅《洞真部》五千文以下圣业;《正一法文》宗道德,崇三洞,遍陈三乘。”此经中所说的“金丹已下仙品”,指神仙家之书;“甲乙十部”指于吉的《太平经》,也包括《太平洞极之经》;“五千文以下圣业”指《道德经》和阐释《道德经》的著作:《正一法文》指的是天师道系统的经典。

对于四辅起于何时,有不同的说法。南宋金允中在《上清灵宝大法总序》中说:“宋简寂先生陆修静分三洞之源,立四辅之目,述科定制,渐见端绪。”茅山都道正傅霄为梁悟真加句《天童经》作序,则说梁道士陶弘景追寻茅山许谧旧迹,建昭真台,“篡集三洞四辅灵文。”梁代孟法师的《玉纬七部经书目》,是最早将道教经书分作三洞四辅即七部编著成目的。

所谓“十二部”分类法,就是将三洞各分十二部,四辅则不分部。这种分类法最早见于道教经书《洞真太上仓元上录》,经中写道:“十二事:一曰自然文字,二曰符策,三曰注诀,四曰图像,五曰谱录,六曰戒律,七曰威仪,八曰方法,九曰术数,十曰传记,十一曰赞颂,十二曰表奏。”这是十二部分类法最早的说法。现在在《道藏》里所看到的十二部的名称和次序,出自于《道教义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